今日看新聞,知道有些地方開始搶物資、有些地方物資疊宕,這種情形也出現在「九二一」初期,茲提供經驗如下:
一、 物資資源中心:
(1) 在山下各災區指揮所設置物資資源中心,指揮所釐清災區人員、安置區人員人數。
(2) 指揮所每日發布物資需求,接受各界物資品項、數額。
(3) 各界運輸物資送往資源中心。
(4) 資源中心負責物資調度、派車、空投物資。
(5) 徵求物資調度所需義工。
二、災區:責定災區人員組成任務編組:
(1)聯絡組:與資源中心的物資聯繫、災區狀況、人員身心狀況。
(2)倉儲組:物資的需求、點收、統計、核查物品使用期限。
(3)發放組:物資的發放、發放時間、使用或食用注意事項的告知。
(4)環境安全組:災區安置處的環境整理、衛生環境的維護、災區人員身心狀況的維護、區劃安全與危險區域。
三、安置區:責定安置區任務編組:
(1)聯絡組:與資源中心的物資聯繫、物資需求、人員身心狀況。
(2)發放組:物資的領取發放、使用食用注意事項的告知。
(3)環境安全組:安置區的環境整理、衛生環境的維護、災區人員身心狀況的維護。
災區物資發放的需求、品項、數量要做到公平、合理、健康、安全,其關鍵在於各災區指揮所一定要設置「資源中心」(類似物流中心),才可作為各方捐出物資的統籌,所以需要一大群義工來協助。
有了「資源中心」,各方的運輸車隊可直接送往資源中心,才不必非得進入災區,徒增救援部隊的困擾,何況災區路況不明與氣候不定,反而增多不確定因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