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八八風災」一旬之後,終因第一階段的救災不力引爆內閣改組的人事土石流。政府高層人士透露,馬英九總統和行政院長劉兆玄預計下周開始會商人事改組,一是追究救災不力的責任;二是找出更合適的人選負責災後重建。
問題是,內閣改組的範圍,究竟是大到接近「總辭」或是「局部調整」?到底是「究責」、「重建」孰重孰輕?在在考驗著馬英九的政治智慧與解決危機的能力。民間其實已有對馬英九用人的批評,包括制個人「私心、權力慾望」、以行動與決心推行「新政」、隔絕「近親繁殖」的用人等,但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,是個跟「馬人找馬」有關的古事。
大家都知道伯樂是古代有名的相馬人,當他年紀老的時候就向秦穆公引薦相馬者,伯樂因子孫不才而沒有推薦,反而薦舉九方皋這個人。秦穆公高興的接見並求千里馬,三個月之後就回報說在沙丘找到了一匹黃色母馬的千里馬,秦穆公派人帶回那匹馬,竟然是一匹黑色的公馬。秦穆公生氣的召來伯樂說,你和九方皋是不是都老眼昏花啦,伯樂你是看走眼,九方皋更糟,連馬的顏色和公母都分不清楚。伯樂長嘆一聲說:「他竟然達到那樣高深的境界了!」有一段伯樂的話是這樣評論九方皋的:「得其精而忘其粗,在其內而忘其外。」。這意思是說,九方皋所觀察的,是精深的東西,抓住了事物的關鍵所在,就忽略了無關緊要的東西;掌握了它內在的本質,而忽略了外在的形體。秦穆公把那匹馬牽來,果然是天下難得的千里馬。
伯樂的故事一直為後世傳為佳話,關鍵在於他能舉薦賢才。而賢才者是如九方皋一般,能透過現象看見本質,不被事物的外表所迷惑,從而正確的把握事物的本質特徵(公馬母馬黃馬黑馬,重要的在於是一匹日行千里的好馬)。也就是說,內閣的改組不在於拉高低迷的政治聲望,也不在於政黨內鬥的平息口水謾罵,本質在於國土保安,挽千萬災民得以安居樂業。內閣的撤換與改組,當如伯樂薦舉九方皋,識人惟才。
![]() |
![]()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